合肥市发布2021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
点击:176次,时间:2022-07-27 17:31:43 合肥市发布2021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
文章来源:标准化处?
近日,合肥市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合肥市2021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栋灼な椤吠ü?021年我市标准化工作总体概况和成果,客观反映了标准化工作在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白皮书》指出,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标准化提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陡僖妨⒆阈率贝⒄?,全面规划标准化发展宏伟蓝图,为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我国标准化发展进入新的征程。 《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市标准化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持续推进标准化改革工作,标准化机制更加健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实施监督更加规范,标准化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全市“十四五”标准化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科技创新互动广泛拓展。我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合肥通机院等单位分别在工业阀门制造等领域主导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涵盖粮食作物、机电、家电等各类产品和技术共29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我市智能语音领域类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语音技术)获批筹建,该创新基地也是全国首个智能语音领域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魅说?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项目通过评估,正式批准成立。 二是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发展。我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71项、行业标准22项、省地方标准265、市地方标准27项。团体标准规范发展,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新增公开团体标准102项。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持续推进落实,新增有309家企业在平台新增自我声明公开1841项标准。 三是助力产业升级更加有力。农业标准化向更多领域、更高水平发展。我市喜洋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创建的国家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获批立项,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等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获批立项,安徽省肥东县华光社区大树丁村等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工业领域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我市新增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5A级1家、4A级3家、3A级3家。完成创建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06个、市级51个。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市完成三级标准化达标企业580家,审查二级标准化自评报告74家。服务业标准化领域不断拓展。我市瑶海静安养亲护养院等4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获批立项,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检验检测服务标准化试点等26个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获批立项,目前我市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已覆盖旅游、检验检测、售后、安保、物业、物流、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几十个领域,对树立合肥服务业标杆形象、提升服务业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标准化发展成果显著。我市企业、试点示范单位积极申报企业标准“领跑者”,合肥九久夕阳红新?;だ碓河邢薰镜?家企业的9项产品和服务企业标准被确立为企业标准“领跑者”。在第一届安徽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中,我市共获得10个奖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组织奖2个,个人奖3个。 四是服务社会发展持续加强。社会治理领域,标准化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充分展现。我市作为智慧城市领域国际标准试点城市,根据ISO 37151等国际标准,全面优化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为智能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环境?!痘烦埠蚺┐迕嬖次廴驹捶掷嗉笆莶杉蟆返胤奖曜挤⒉际凳?,《智慧社区建设通用技术要求》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持续推进,为我市提升基层治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社区提供顶层指导。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建设向更多领域拓展。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标准化试点等3个省级试点建设持续推进。目前我市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已覆盖医疗、养老、儿童福利、文化服务保障等多个领域。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效用。我市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人民防空等领域安全标准建设和实施推广,深入推进“铸安”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豆こ探ㄉ枋只贾浇桓侗曜肌返?项地方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对我市工程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等安全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是对外开放活力显著提升。国际标准突出发展。我市《镁及镁合金挤压棒材和管材Wrought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 Extruded rods/bars and tubes》、《工业车辆—可持续性—第1部分:术语》等7项国际标准发布实施,为我市在国际标准制定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国家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持续推进。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主导制定的《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辐射屏蔽规范》等2项标准发布实施,《质子回旋加速器降能器设计》等3项标准完成国家标准立项公示。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我市参与起草的《船舶水污染物内河接收设施配置规范》等6项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主导制定的《智慧药房评价体系》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获批立项,为推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六是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标准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关于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的实施意见》)、《合肥市企业总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企业标准总监制度并在全市推行。标准化政策有效落实。制定《2021年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项目奖补实施细则》,落实2021年度标准化项目奖补资金,激发市场主体参加标准化事业的活力。标准化技术组织稳步发展。我市新增承担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1个,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我市新增通过标准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54人,标准化人才基础进一步增强。企业标准化责任意识不断加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开展2021年合肥市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推动下,“无效标准”与“修订标准”整改率达到100%,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标达标持续深入开展。作为全国第一批“百千万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参与城市,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对标达标行动。目前我市共911家企业参与对标,完成产品对标1212项,在208个参与城市(区)中排名第12。 《白皮书》的发布,积极贡献合肥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智慧,向全社会传递综合性的标准化信息,有助于增进对我市标准化事业的了解,为科学指导今后我市标准化工作,以及为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